‌破题三产融合 锻造振兴“尖兵”

——2024年度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性培训能力提升暨 跟踪服务培训班(第二期)圆满结业‌

发布人:继教首页  发布时间:2025-03-28   动态浏览次数:10

近日,历经9天“专题授课+跨省研学+实战观摩”的思维破壁,2024年度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性培训能力提升暨跟踪服务培训班(第二期)在陕西圆满收官。本期培训班由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具体承办,以“产业增值 三产融通”‌为内核,来自烟台、潍坊、威海、临沂、滨州、东营六市的87名高素质农民,通过专家把脉产业趋势、研学解码“产教融合”、标杆基地沉浸式解剖等“三维赋能”教学模式,构建起从品种研发到终端营销的全链思维图谱,助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理论筑基:打通产学研融合路径

培训以校地共生赋能乡村振兴‌开篇破题,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处长王永军深入解析高校科研资源对接农业产业链的实践路径,强调“现代农业需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经管学院郑军教授以《三产融合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题,通过剖析甘肃永登县玫瑰产业“种植-萃取-康养文旅”增值等成果案例,为学员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新路径。

跨省研学:对标科创高地拓视野

为深挖三产融合实践路径,培训以“田间课堂+产业链研学”‌为主线,在我国首个国家级“农高区”杨凌示范区开启为期一周的实践研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学员们在农耕文明展馆中沉浸体验了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创新的交融共生之道;在‌上合小麦育种示范基地‌,学员们零距离解码“育繁推一体化”模式,掌握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基因密码;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的物联网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自动调温补光的未来农业图景,让学员直观感受数字技术对传统生产的颠覆性变革;踏入‌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从枝头溯源二维码到消费者手中的品牌礼盒,一场关于“质量管控-标准化生产-溢价增值”的价值链推演,引发学员对农业品牌化运营的深度思考。十余个示范点的立体化教学,贯穿“品种研发-智能生产-品控溯源-终端营销”全流程,打通学员对三产融合全链条的知识脉络。

党建引领:融合创新强示范‌

培训期间,乡村振兴学院第一时间成立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在杨陵区王上村、田西村等“千万工程”示范点,学员们系统学习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宝鸡绿丰源现代农业园区的“菜-饲-畜-沼-肥”生态循环体系,以及礼泉袁家村凭借民俗旅游推动三产融合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们树立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典范。

从齐鲁大地到三秦沃野,这场跨越千里的培训以三产融合为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随着学员们将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旅融合等创新模式带回田间地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齐鲁大地上生动绘制,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出山农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