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承办2025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班陆续开班

发布人:继教首页  发布时间:2025-11-14   动态浏览次数:10

近日,由山东农业大学承办的2025年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陆续开班。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杨超、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张同政,共青团山东省委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许洪波,分别出席生物育种产业化省级培训班、乡村富民产业带头人省级培训班及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省级班(团省委)的开班仪式。

山东农业大学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此次承接872名高素质农民省级班的培育任务,数量居全省8家承办单位首位。学校按照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农社字〔2025〕8号)精神,依托农业学科优势,整合优质办学资源,由乡村振兴学院具体组织实施,精心设计培育方案,并延续2024年带领学员赴省外现代农业典型示范地区现场教学、组织育后能力提升班等特色培育环节,精准赋能农业人才成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能。

此次省级培育工作由山东农业大学承办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培训、乡村富民产业带头人培训、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带头人培训和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培训4个专题。在设计培育方案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需求,坚持“按需施教、精准滴灌、全面覆盖”原则,构建“集中培育+政策引导+产业帮扶+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培育模式,围绕不同专题的核心需求,针对性开设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类课程,综合采用线下集中授课、实践教学、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旨在以实践实操强化学员技能落地能力,最终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下一步,为提升培育实效,学校将延续 2024 年带领学员赴省外多地现场学习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技术、电商以及大数据应用等经验的成功举措,组织学员赴省内外农业发达地区借鉴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经验,拓宽学员发展视野。为确保培育成果转化,集中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建专家教授团队深入学员所在村或企业开展实地指导,进一步为产业难题提供精准科技帮扶。同时,学校通过推送线上学习资源、推广“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驿站APP”应用、实施学历提升计划等方式,持续为学员提供育后跟踪服务,让培育成效真正落地见效。